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紧抓全省首批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园建设有利契机,探路零碳园区建设——追新逐绿动能足 向绿求质好“风光”

时间:2024-12-02 14:32:00 作者:桩集能源 点击:4

新能源装机容量超440万千瓦,今年绿电上网电量已超80亿千瓦时;三峡电能共享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双南变汇集风光储+工业用户要素,具备开展绿电溯源的优越条件;优嘉、泰禾正在建设绿电专线……眼下,在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重点着眼于园区的低碳改造,最终落脚于高品质的‘零碳生态’。”如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沿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健介绍,今年以来,该区紧抓全省首批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园建设的有利契机,对照《南通市(近)零碳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推进能源供给零碳化、产业发展绿色化、减污降碳协同化、运营管理数智化四项行动,致力为南通(近)零碳园区建设积累有效经验和数据。

“风光+储”构建绿色能源供应体系

零碳产业园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绿色工业集群、零碳数字操作系统,能够将绿色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有机结合起来。通俗来说,就是让零碳能源供应贯穿整个园区的开发运营,并从能源、生产、交通、建筑、生活等方面强化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生产方式,通过零碳操作系统促进园区能源资源高效配置和精细化管理,实现园区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

初冬时节,驱车行驶在沿海经济开发区风光大道上,沿途可见一架架风机迎风转动,一排排光伏板列队“捕光”。作为如东域内风光资源最为丰富的临海园区之一,沿海经济开发区目前已落户海上风力发电企业13家、陆上风力发电企业1家,风电装机容量达400万千瓦;拥有集中式光伏项目3个,光伏装机容量达41.5万千瓦。

坚持风光一体化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沿海经济开发区先后建成全国首个潮间带风电试验场、亚洲首个柔性直流海上风电场、全省首个共享式储能电站,正在建设全球首个重力储能项目,并积极拓展海上风光同场融合发展新模式。目前,重力储能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年底并网;凌洋农场315兆瓦渔光互补项目正在加紧推进中。

规模巨大的绿色能源打底,加上储能作为补充,兼之园区内的双南220千伏变电站汇集了风电、光伏、储能、工业用户等源网荷储各侧要素,具备打造绿电专变、绿电专线条件,为园区构建以绿电为电源的供电体系奠定了基础。“双南变已接入风电52.4万千瓦,通威渔光10万千瓦,储能方面包括已投运的丰储电化学储能,以及在建的重力储能项目,主供沿海经济开发区所有工业用户。”国网如东县供电公司发展建设中心副主任周燠介绍,双南变供区是一个二类变电站,辐射周边四座110千伏变电站,风电、光伏产生的绿色能源进入双南变后,可实现就近、就地消纳。

攀高向“新”推动生产生活绿色化

11月28日下午,走进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苏优嘉植物保护有限公司视频监控中心,只见巨大的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工人、机器协同作业的画面,同步跳动更新的还有各项生产、环保监测数据。

“近年来,公司在工艺装备、节能降耗、循环利用、污染排放等方面持续提标升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链条。”公司副总经理谢邦伟介绍,公司引进机械式蒸汽再压缩装置与离心式空气压缩机,每年可综合节约能耗14000吨标煤;引入循环水净化系统,年循环水量可达5亿吨;使用绿电占比达60%至80%,使用量累计达1亿千瓦时,折算成碳减排量超过8000万千克。

优嘉植保打造全链条清洁生产的做法仅仅是沿海经济开发区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发展,园区现已形成以精细化工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和以风电新能源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沿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玉来介绍,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主线,该区在做大做深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的同时,更专注于推动传统精细化工向现代精细化工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产品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实施绿色管理,建设绿色工厂。

基于园区企业逐“绿”向“新”的需要,沿海经济开发区从生产端、生活端、生态端提出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具体措施。在生产端,建设环保静脉产业园,实现废弃物专业化处置,推动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加强资源深度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在生活端,加快新能源的共建共享,加大应用场景的开发利用;在生态端,统筹平衡污染物指标,有序推动能耗减量替代,建立排污许可和碳排放管理系统。

数智赋能园区智慧化“零碳”管理

11月20日,沿海经济开发区召开零碳产业园方案发布会,现场与远景集团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与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签订认证机构合作项目,正式启动零碳产业园项目建设。

“远景集团是全球唯一一家集合风光储氢、能源物联网、零碳产业园等解决方案的绿色科技企业。我们将携手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共同打造零碳产业园,建设零碳数字化操作系统,搭建远景方舟能碳管理平台。”远景能源有限公司客户总经理郑毅介绍,远景EnOS(方舟能碳)数智管理平台能够实时跟踪和核算园区内生产产品的能耗和碳排,并形成海外市场认可的产品“零碳绿码”,帮助企业提升出口竞争力。

“除了建立碳排放可视化、数字化平台,开展碳足迹管理和碳排放核查外,我们还将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开发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应用场景,并利用园区可用屋顶光伏,打造分布式光伏及光储充一体化应用场景。”李健表示,园区还将进一步加大与供电公司的合作,协力用好“绿色智联”管服平台,构建绿电可物理溯源的供电格局,实时追踪绿电流向,压降园区电力碳排放因子。

根据方案列出的工作目标,今年年底,沿海经济开发区将完成能碳管理服务平台的基础功能搭建,通过核心企业与一批示范场景的接入完成先行示范区的全面运营管理数智化,之后再利用2—3年时间,完成园区生活、生产的全要素数据接入与平台功能优化升级,实现园区和企业能碳管理能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

关注桩集公众号
获取更多最新信息

桩集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