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中国首款全固态电池汽车量产,续航1000公里仅需9分钟充电

时间:2025-05-12 10:57:00 作者:桩集能源 点击:7

2025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再次震撼全球——国轩高科宣布全球首款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正式量产,并即将装车!这款电池的诞生,不仅让电动车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里,充电速度更堪比加油,彻底击碎了燃油车的“最后护城河”。这场技术革命背后,中国如何从追赶者变为领跑者?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颠覆性突破:全固态电池量产,中国率先破局


1. 金石电池:全球首款量产的全固态电池

国轩高科在2024年5月发布的“金石电池”能量密度高达350Wh/kg,是传统三元锂电池的1.4倍。搭载该电池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直接从700公里跃升至1000公里,且通过200℃高温测试,彻底解决自燃隐患。更惊人的是,其充电速度仅需9分钟即可补能600公里,几乎与燃油车加油时间持平。

2. 技术争议与行业里程碑

尽管部分专家质疑“全固态”的定义(目前多数企业量产产品为半固态电池),但金石电池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上迈出关键一步。此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装车、2030年量产,而国轩高科直接将时间线提前了两年。


二、固态电池为何被称为“油车终结者”?

1. 性能碾压:安全、续航、寿命全面升级

安全性:固态电池以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杜绝热失控风险,极端环境下仍稳定工作。

续航跃升:能量密度超传统电池3倍,未来目标突破500Wh/kg,可支持无人机、eVTOL飞行器等高端应用。

超长寿命:理论循环寿命超30年,每日完全充放电3次仍可长期使用。

2. 成本与产业链的“中国速度”

中国已投入超60亿元支持固态电池研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聚焦硫化物电解质路线,专利数量达日本三倍。比亚迪计划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示范装车,2030年大规模应用;广汽、长安等车企亦规划20262027年量产。


三、行业震动:车企与资本加速布局

1. 车企竞逐“固态时代”

上汽集团:智己L6率先搭载半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量产全固态版本。

比亚迪: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示范装车,目标2030年成本与液态电池持平。

国际巨头:丰田、宝马、本田等纷纷押注全固态技术,但量产时间表多定于2030年,中国已抢占先机。

2. 低空经济与储能新战场

固态电池在无人机、eVTOL飞行器等领域需求爆发。亿航智能的EH216S飞行器搭载固态电池后,续航提升60%90%,48分钟不间断飞行创纪录;储能电站亦开始试用半固态电池,推动电网稳定性升级。


四、挑战与未来:商业化之路仍需闯关

1. 技术痛点待解

低温衰减:20℃环境下电量缩水25%,北方用户体验仍需优化。

成本高压:半固态电池包成本超25万元,是传统电池的3倍,车企需平衡性能与价格。

2. 基础设施配套

全国仅12%超充桩支持800V高压快充,车企自建充电网络成突围关键。

五、展望:2025,中国如何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2025年,中国固态电池专利申请量已占全球60%,硫化物电解质、干法电极等技术突破不断涌现。若国轩高科的量产承诺如期兑现,中国将率先开启“电车2.0时代”,并主导全球电池标准制定。到2030年,固态电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电动车渗透率或超70%,燃油车将彻底沦为“小众选择”。

结语:

从“跟跑”到“领跑”,中国用十年时间改写了全球新能源竞争规则。全固态电池的落地,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一场能源革命的号角。油车的黄昏已至,而属于中国智造的时代,正随着金石电池的轰鸣声,全速驶来!

关注桩集公众号
获取更多最新信息

桩集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