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10分钟,续航1000公里”——曾被戏称“PPT电池”的固态电池,如今正加速照进现实!最近,先导智能宣布攻克全固态电池量产工艺,国轩高科、贝特瑞等巨头也密集发布新品,多地政策更是“真金白银”力挺。专家预测2027年有望量产装车,这次真的稳了吗?
一、技术突破:全固态电池量产工艺打通
先导智能近日放出重磅消息:全球首个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落地,工艺难题全部攻克!这意味着:
量产瓶颈突破:从实验室走向工厂,解决了固态电解质成膜、界面阻抗等“卡脖子”问题。
国际订单激增:欧美日韩车企纷纷下单,国内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也在跟进。
同步传来利好的还有:
国轩高科:5月16日将发布能量密度300Wh/kg的固态电池(远超当前液态电池的200Wh/kg)。
贝特瑞:新型正极材料可使电池循环寿命提升50%。
网友@科技宅男 调侃:“燃油车棺材板又要钉一根钉子了!”
二、政策加码:上海、珠海等地“抢跑”布局
今年以来,政策端对固态电池的支持力度空前:
1. 工信部:将固态电池列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核心技术攻关目录。
2. 上海市:对固态电池研发企业给予最高5000万元补贴。
3. 珠海市:规划建设全球首个固态电池产业园,目标2026年产能达20GWh。
专家分析,政策密集出台背后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考量——固态电池能彻底解决锂资源对外依赖(我国锂资源进口占比超70%)。
三、产业链爆发:谁在闷声发财?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带动整个产业链“水涨船高”:
1. 设备商:先导智能、海目星(已获4亿元订单)成最大赢家。
2. 材料企业:
电解质:天赐材料研发的氧化物电解质已送样测试。
正极:当升科技的高镍材料适配固态电池需求。
3. 车企:比亚迪、蔚来等已组建专项团队,目标2027年首发装车。
散户注意:金融界提醒,部分概念股近期涨幅过高,谨防炒作风险!
四、挑战犹存:2027年量产能实现吗?
尽管进展神速,但业内人士指出三大“拦路虎”:
1. 成本问题:目前固态电池成本是液态电池的3倍,需规模化降本。
2. 工艺稳定性:良品率不足80%(量产需达95%以上)。
3. 快充技术:部分固态电池仍存在快充发热问题。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坦言:“2027年是乐观预测,实际可能延迟1-2年。”
结语:一场颠覆性的能源革命
从政策扶持到技术突破,固态电池已不再是“期货”。尽管量产前夜仍有挑战,但一旦成功,将彻底改写新能源汽车格局——续航焦虑、充电慢、自燃风险等痛点或成历史。
关注桩集公众号
获取更多最新信息
桩集小程序